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荒冰之美 -- The Beauty of Wild Ice

「冰」,永遠都是極地風景的主角,透過我的文字與鏡頭,你將能感受「荒冰之美」,建議您不彷先讓自己沉殿,再仔細用您的眼睛與心思閱讀這篇文章。如此,你將會發現,荒冰在快門按下那瞬間就已不再溶化,且荒冰之美不融之外,甚至還反過來融化了你的心。

「冰」和地球上的許多物質一樣,令人又愛又恨,夏天是一個沒冰的季節,但人們渴望「冰」,因為它可以消暑;反觀冬天來臨時,很多地方都是冰天雪地,但多數人卻因冰而苦不堪言。然而,對地球上的多數生物而言,地球不能沒有「冰」,當地球成了「無冰的世界」時,會是另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那時候,人類可能早就滅亡或已處於苟延殘喘的地步,足見「冰」的重要性。

南北極地區,到處都是冰,在這廣大人類無法居住的荒野中,冰被陽光、大氣、狂風、水等自然界的元素,一年復一年,週而復始地不斷地製造、雕琢,有「新冰」不斷的產生與融化,有運氣較好的「一年冰」、「多年冰」、等等、經年累月雕琢的結果,造就了奇特美麗的「冰」,我喜歡稱它們為「荒冰」,這些「荒冰」與一般你所見的冰是完全不一樣的。

要看大型冰山最好到南極去,北極地區可能要到格陵蘭西邊,靠近加拿大東邊機會比較大。為了看氣勢磅礡的冰山,或許下次旅遊的目標與主題可以聚焦在這幾個地方。

大探險家 - 北極 (The Great Adventure)

法裔加拿大人 Jean Lemire 曾經拍了一部 北極探險紀錄片,片名叫 "The Great Advanture",為了讓世人了解暖化的嚴重性,他們駕著帆船 (比較高科技的帆船)從加拿大東邊開船,往格陵蘭西邊巴芬灣開 (8月份不是有媒體報導說格陵蘭有一個比紐約曼哈頓島還大的冰棚斷裂,就在巴芬灣附近),試著要穿越所謂的西北航道 (NorthWest Passage way,從大西洋經過北冰洋至太平洋的路線,自古以來沒幾艘船可以完成任務,因為大多數都會被海冰所阻斷),因為暖化之故,他們成功了,但也記錄這一切,讓世人了解嚴重性。
這部紀錄片就有許多壯觀的冰山,目前只能看看紀錄片乾瞪眼。


Svalbard的「荒冰」
可惜的是Svalbard西邊相對溫暖,所以雖緯度近80°N,比穿越西北航道的緯度 (大約67°~72°N之間) 還高,但沒有大型冰山可以看,我們看到的海冰雖小,但也美麗,接下來就跟著我的鏡頭,好好的欣賞Svalbard的「荒冰之美」。



海冰是許多動物休憩、覓食、社交的場所,連海鳥如Kittiwake (三趾鷗)也善於利用海冰。
由此可知海冰的重要性。

這張雖與冰無關, 但嚴格地說,北極的一切事與物,沒有不與冰無關係的。
飛翔中的Puffin,在峽灣中急速地飛行,拍這種鳥很不容易,正在飛行的更難,這張難得地讓我拍的正著。
Puffin 是北極地區長相最特殊的鳥類,也深受喜愛

這一張就蠻失敗的,好不容易有3隻Puffin從船邊飛過,但相機未調好,只拍到影子

Kittiwake在冰峰上飛行,顯得渺小,但照片下半部,有一視覺上較平坦的部份,是24小時日照的結果,冰最後仍不敵太陽的摧殘,變成潺潺流水注入大海。

淡藍色小冰山,為何人家說「冰山一角」呢? 因為浮在海面上的冰只是整座冰山的5%,所以你就知道這座小冰山其實不小,但比起我想看得也只是「冰山一角」。
我想看的是雄偉高聳的冰山。


Magadlenne 的冰山,輔以美麗的冰河與冰山,構成許多美麗得令人窒息的風光。


鏡頭拉遠,雖然冰沒融化,但美得讓我的心都先融了。
這就是「荒冰之美」
 

這座冰山像不像一艘郵輪呢?
經過大自然的巧手,冰山的造型是變化莫測,很美麗,每一座都能引人遐想。

藍色小浮冰,脫離冰河,在洋面上載浮載沉,在尚未融入大海之前,它是孤獨的。還好有一隻鳥飛翔於冰河前,陪伴這孤獨的荒冰。

或許可以說它禁不起大海與太陽的誘惑吧,寧願漂向大海,最後一點一滴地融入大海,消失無蹤,這是海上浮冰最後的宿命。

陽光的照射下,不知你是否覺得它像是海中未經雕琢又晶瑩剔透的藍鑚?

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讓每塊荒冰都像是一幅一幅的抽象畫,讓每個人在欣賞時都各有不同的見解與想像空間。這就是「荒冰之美」。


你是否也這樣覺得呢?

白色的冰,浮在藍色的海面上,大自然把它雕刻成一幅看似鯨魚從海面躍起,並激起一片白色浪花的抽象畫。這隻鯨魚還有眼睛與嘴巴呢!

冰河懸堐所組成一面冰牆,但因暖化之故,每年夏天因為溫度的節節高升而導致這面牆節節敗退,一直不斷地往後縮。



我們不能太靠近冰河,但真得好想把整個身體貼在這已有萬年或千萬年的冰上。

荒冰所組成的冰河雪山,永遠都像是一個巨大的磁鐵,吸引許多野生動物前來,也吸引人的目光與相機的鏡頭。

小碎冰在大冰河前,似乎是在跟大冰河說再見。

道完再見就漸漸地隨海潮遠離,然後變成海的一部份。


大賊鷗 (Great Skua) 恰巧飛過一片小浮冰
雖然Svalbard沒有大型冰山,但近冰河口,仍有許多小浮冰,在海面上載浮載沉,讓原本就已經美不勝收的景致,更增添幾分荒冰之美。

其實在盛夏7月,這些冰大多是冰河崩落後的殘冰。

當天氣不好時,雲霧覆蓋山頭,帆船前進著,浮冰漂過船邊,感覺挺詩情畫意的,這時候站在船首,不由自主地,荒冰野地的孤獨之美由然心生,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這張照片的感受與前一張一樣,其實如果能親臨,更能感受這種意境。


可能是海水深度或海潮的關係,浮冰呈V字形,致海面出現兩種顏色。冰與山不約而同地延綿至同一方向。這座山很壯觀。


遠遠地望過去,一望無際都是荒冰。

攝於RaudFjorden,有別於海面上的浮冰,被土壤污染的荒野殘冰,被夾在遠山與其倒影之中,形成另一種 「荒冰之美」



 

大自然是鬼斧神工的雕刻家,將這幅冰雕琢成一隻正在孵蛋的燕鷗。
而且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
岩石、海岸與浮冰所構成的荒冰野地


一隻Black Guillemot 海鴨,不怕我們的船,更不怕浮在周圍的冰,獨自伺機而潛,好飽餐一頓。

荒冰岩石之外,有兩隻Common Eider悠閒地在浮冰間穿梭。

這些冰其實偶爾會與我們相撞,發出巨大聲響,嚇壞大家,不過不用擔心,冰不夠大,對這艘小船不會有影響,我們是Jonathan 不是Titanic 。

啊! 怎有一隻像極人類的海象在浮冰上叫著呢?
他是咱們的大副兼大廚,此時間兼當演員扮起海象娛樂大家,因為大夥直至那當下,連一隻海象影子也沒看見。雖然當時冰離我們越來越遠,但他一點也不緊張,因為沒有他,我們可沒得吃。我們一定得努力地把他接上船。
其實當時我也好想下去。



像不像三隻蛟龍在海面翻騰呢?


這座冰的意境是否像 "一隻苦命小狗,除了得背一堆東西外,尾巴還得拖著車"。


這塊浮冰可取個名字,叫「同舟不共濟」。
左右兩邊狀似各有一個人,兩個人各據一邊,互不看對方,好像夫妻再同一條船上,但鬧彆扭。

把荒冰當主角,遠山與船就成了背景。

這座浮冰很大,因重力不平衡之故,正在翻跟斗。




這座冰像極了五隻伸長脖子的海豹,後面黑黑的東西很像是一隻鯨魚。

船上顯示溫度只有3度。

乍看之下,心裡為之振奮,終於看到活鯨魚了,但沒幾秒之後,就失望了,因為看到的只是一座沾滿泥土的大浮冰。
這一座浮冰本應該是在冰河旁邊靠近陸地處,因此在冰河上融解的水的沖刷下,脫離冰棚,變成含有泥土,看起來好像是鯨魚的髒浮冰。

這座冰山好像是一條橫行霸道的海中惡霸,在海面上巡邏。
右邊有顆大大邪惡的眼睛及凸出的嘴巴表示它的頭。

孤獨的藍色浮冰與冰峰,構成一幅美麗的照片。


藍色冰山

看了這麼多浮冰與冰山,大家心裡一定很納悶,為何有些冰是白色的,但有些冰卻是藍色的呢?
原因是冰的年紀,海冰如果是呈較透明狀,表示它是「新冰」,應該剛生成不久;呈白色的代表他年紀也很輕;愈藍代表冰的年紀愈老;如變成藍綠色或是綠色那就是年代久遠的冰。因此如果看到很多藍色冰山漂在海上,那可不妙,因為這代表暖化日趨嚴重,連藍色的冰都漂出來了。我極不願意看見太多的藍色冰山,但藍色冰山卻又美麗的讓人神昏顛倒,真的是抱著矛盾的心態在看這些美麗的「藍色荒冰」

藍的晶瑩剔透!
好漂亮又壯觀的藍色冰山
Lilliehookbreen (Lilliehook冰河)


Lilliehook冰河是一座極為壯觀的冰河,也是美得讓人無法呼吸的一座冰河。但從由冰棚崩解開的冰山來看,大勢不妙! 其實很令人憂心。


這是一大塊由冰河冰棚崩落的藍色冰山。很藍,很漂亮,但也很怵目驚心。

孤獨的一座淺藍色小冰山,年齡應沒前一張大!

海軍在進行閱兵;
這像不像航空母艦潛水艇?



這是一張冷酷的美景,但置身其中確會因它的美,而整個人被融化掉。
 
這在Svalbard西邊算是極致的「荒冰之美」
好想跳下去擁抱這群冰。
只能聲聲地讚嘆與不捨
端午節"划龍舟"

我覺得這是 "萬年雪糕上的巧克力派"
是否注意到冰河底層冰的顏色有點偏綠,這說不定是幾十或幾百萬年前就形成的冰
整個冰棚融化、脫離的很快,我們有聽到整片冰河落下,那種劇力萬鈞的景象,令人覺得震撼。
但它崩塌通常都在瞬間發生,根本來不及紀錄那一瞬間。

這艘小郵輪名為 "MS Quest" 是專門經營蘇格蘭、挪威、Svalbard與格陵蘭旅遊的郵輪。
不要以為它很靠近冰河,其實還離很遠。它停在遠處,然後用橡皮艇 (Zodiac)載遊客靠近冰河。

仔細看,有三艘Zodiac 載著遊客靠近冰河,其實她們也沒靠多近,比較一下,你就知道這冰河多高、多壯觀,我估計應該比台北101還高。下沿的冰呈藍綠色,就知冰的年紀了。
他們返航要回郵輪,順便友善地向我們打招呼。此刻我們也成了他們拍照的對象。
不過彼此彼此。
我們的帆船超越MS Quest 號,繼續往冰河前進。
再靠近一點! 無奈基於安全理由,這種事是不可能會發生,因為誰都無法預期冰何時會崩落,屆時還可能引起小海嘯,輕忽不得。所以很難再靠近一點。
坦白說,很想鑽進去這個洞,被埋在裡面也甘願。
回頭看看這艘郵輪,他們漸漸駛離這個壯觀的冰河。
人類的東西,在冰山的眼中,是多麼的渺小。

「無冰的世界」
相信本篇「荒冰之美」,從照片與文字敘述,大家除了感受到美景之外,應該也感受到冰所帶來的「冷」,然而美景的背後卻又代表地球越來越「熱」的事實。

自已本身的體驗是:「親近大自然,人類就會自覺渺小且能耐有限,不應再夜郎自大,自不量力。接著就應尊敬大自然,順應大自然,甚至應該『敬畏大自然』」,如此人類才能在這場暖化戰爭中得到救瀆。因此去北極旅遊,心裡頭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想實現自己造訪極地的人生夢想,但另一方面,反過來說,南北極實在不是人類這種可怕的東西該來的地方。這是許多野生動物的聖殿,也是上天給牠們的應許之地,但從來不是人類的。既使去那裡的人類都懷著謙卑與不打擾的心態前往,且人類世界也極盡能事地用法律來保障這些地球上最後的淨土,但無論如何我們這些來訪的旅客或多或少都打擾了當地的住民,或許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其實,我覺得「南北極是一個不需法律的地方,因為已經制訂了幾十億年的大自然法則就已經足矣」。

在浮冰上休息的海豹
極區是反應氣候暖化最敏感的地區,此次北極之旅,我們也充分感受到,最直接的感受是冰河的變化,從一些地形可以了解冰河退縮的速度很快。
很難想像,如果有朝一日地球因為暖化,而非外力,而變成無冰的世界會是怎麼樣的狀況。但有一些現象卻已經告訴我們部份的答案,直接受影響的就是上面那一張照片中在冰上休憩的海豹,以及讀友們在我的部落格上所見到的所有物種;換言之,北極熊、海象、海豹以及千百萬的候鳥都會直接受影響而滅絕。地球的兩大冰庫;格陵蘭與南極;所保存的淡水全部都流到海洋,另外被鎖在高山上的冰也被釋放了,海平面上升15公尺,海水被淡水稀釋了,海洋生物也面臨生存的威脅。仰賴高山雪水的陸上河流乾枯了,許多生物 (包含人類)爭奪水的戰爭開打。那時候能存活下來的陸地生物也跟著遭殃。最後是地球的第七次生物大滅絕。可能有8成以上的生物會因而滅絕,肯定的是一定包含人類,因為能夠在大滅絕中存活的生物通常不會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Al Gore)「氣候計畫」的科學顧問 亨利●波拉克博士;Henry Pollack (與高爾一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最近寫了一本書 "A World Without Ice",中文書名直接稱為「無冰的世界」,他在書中直指如果地球繼續暖化,這個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你對地球科學、南北極、暖化議題有興趣,這是一本值得推薦,會讓人著迷的書。



但是「冰」,在我的北極之旅部落格的文章是不曾缺席的,請耐心等候下一篇文章。

2023年北方之旅 Part II 挪威極圈峽灣- #20 E6公路與Alta

離開北角之後,我們沿著E69號南下,轉至E6至下一個目的Alta,大約240公里的路程,景色的變化相當的豐富,一路上少有城鎮,所見到的美景相當的原始,秋天與冬天的韻味不停地在變化,太陽隨著公路的方向也不停的位移,只是我們老覺得再怎麼開,太陽老會在我們的正前方,這是因為太陽在極圈的...